激活绿色因子 让市民扑进都市画框

发布时间:2016-09-07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9月7日报道(记者 吴兆喆 张羽茜 本报通讯员 陈荣雄 罗俊能)  著名作家韩少功在《扑进画框》中对见不到山水的都市人提出疑问,“生活有什么意义呢?”他认为,墙上所挂的画框里的山山水水并非真的遥不可及,“扑”进画框的“我”正是意义的追寻者。
    肇庆市林业局局长陈祖飞很赞同这一观点。他不认可把大自然作为存根留在墙上的做法,“如果迟迟无法兑现走进自然的承诺,也许永远会被某种力量将自己困锁在画框之外。因此,生活在肇庆的人是幸运的”。
    广东省肇庆市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它是珠三角森林面积最大、覆盖率最高的城市,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05.45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71.25%,森林覆盖率达70.34%;全市共有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11个、森林公园118个、湿地公园7个,其中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全省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置身于此,陈祖飞才有强大的自信。他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森林城市的惬意生活:“每次出门,我都能听到来自水波、草木、山林以及石堰的遍地应答”。
    大笔规划
    森林与山湖城江相融
    肇庆有着诗意栖居的必然性。
    2013年11月,肇庆市政府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要举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集生态、历史、人文为一体的都市格局,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福祉。
    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较高、林业产业稳步增长,还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丽城市”等一系列荣誉……如此优良的生态环境,肇庆为什么还要“创森”呢?
    陈祖飞介绍说,肇庆作为珠三角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重要的区位意味着肇庆有着更大的发展张力。肇庆虽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但更高远的目标需要更高的生态需求。“创森”,正是推进肇庆扩容提质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之路,全力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综合吸引力的重要助力。
    2013年12月,肇庆市政府得到国家林业局批复后,迅速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创森”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高位推动,统筹指导协调全市“创森”工作。
    短短几个月后,“创森”规划出炉。肇庆要以“创森”为载体,以新一轮绿化肇庆大行动为抓手,大力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等一系列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建设,打造“一核两翼”、“三廊三网”、“四屏四星”、多点绽放的森林生态空间布局,最终将城市建成宜居、宜游、宜业的“森林之都·美丽肇庆”。
    “一核两翼”:中心城区为“一核”,开展高标准绿化,形成景观优美、近自然、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城市森林景观。高要区和四会市(包括高新区)两个卫星城市为“两翼”,结合城市景观风貌体系,围绕中心城区建设两个呈辐射状和城市组团结构的绿地系统。
    “三廊三网”:“三网”指市域内的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和绿道网。其中西江、贺江、绥江是肇庆市境内3条重要的河流生态廊道,生态地位突出,是全市重要的水源补给源。通过“三廊三网”建设,构建“林城相依,林水相映,林路相连”的森林生态网络,形成较完整的生态网络体系。
    四屏四星:以东部四会十二带,南部鼎湖山、北岭山、烂柯山,西部封开黑石顶,北部怀集大稠顶为四大生态屏障。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和怀集县的城市建成区开展高标准绿化,形成4个呈辐射状和城市组团结构的绿地系统。
    多园多点:通过对市域范围内的森林乡村、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建设,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青山环抱、绿树环绕、环境优美的现代新农村。同时建设一批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打造一批集保护、科研、宣教和合理利用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形成多园多点绽放的绿化格局。
    肇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冯肇年解释,只有通过这样的森林生态空间布局,肇庆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山、湖、城、江”与森林相融一体,成功构建城乡一体、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新格局。
    筑起脊梁
    重点工程绿美城乡
    目标,是指引前进的方向。行动,是迈向成功的钥匙。
    自“创森”行动开始至今,肇庆陆续出台了《肇庆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肇庆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任务分解表》等一系列措施,市政府将“创森”建设资金专门纳入了年度财政预算,各级林业部门联同财政、公路、旅游等部门,协调联动,使“创森”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战果。
    城乡休闲绿地取得新进展。全市新增城区公园42个、其他绿地800公顷;新建森林公园58个、湿地公园7个。重点打造了北岭山森林公园、羚羊峡古栈道森林公园、鼎湖碧莲湖湿地公园等城郊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享受自然生态、休闲健身的新去处。
    城乡造林绿化取得新突破。全面实施城乡造林绿化,对宜林荒山荒地、疏残林、低效纯松林和布局不合理的速生林,采用人工造林、套种补植、更新改造、封山育林等措施,累计完成造林6.36万公顷,其中碳汇林1.74万公顷,使全市森林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生态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城乡绿色廊道呈现新风貌。全市以城乡道路、水系和农田为框架支撑,统筹绿化建设和改造升级,新建道路绿化长度304.12公里,建设生态景观林带343.9公里,建成省立绿道429公里,市立绿道949公里,其中环星湖绿道被评为“中国最美的绿道”。同时,大力营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严格封育西江三榕峡、九坑河水库等重要水源地,新建水系森林6500公顷,其中重要水源地水源林1900公顷,珠江防护林4500公顷,极大地提高了水系森林生态功能。
    林业产业经济实现新腾飞。全市建成商品林基地79.16万公顷,拥有林产品经营加工企业1400多家,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0家。建成了肇庆主城区、怀集、德庆3个生态旅游中心区域,“千里旅游走廊”、西江文化休闲旅游带、绥江生态休闲旅游带等八大旅游基地,形成了一批特色森林生态旅游品牌,其中“千里旅游走廊”获“中国最受欢迎国内旅游线路”称号。2015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446.77亿元,比“创森”前提高了177.57%。
    特色生态乡村步入新境界。全市以创建生态村、名镇(村)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以乡村片林、公园绿地为点,以道路、河渠绿化为线,以村(社)规划区为面,深入推进自然村的“四旁”绿化,修复改造村庄森林,套种或间种乡土阔叶树种和珍贵树种,建设了历史文化型、休闲生态型、优势产业型等多个类型的特色森林村庄,共完成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546个,其中省级示范点109个。
    陈祖飞表示,肇庆的发展要实现内涵式增长,就必须在提升城市向周边承载转移能力的同时,要维护群众长远利益,增强全市人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幸福感受
    民众参与带来力量
    生态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如何凝聚民众的力量呢?
    随着“创森”的稳步推进,肇庆积极引导舆论,快速提升市民的生态意识,全社会参与植树播绿的积极性持续升温。
    说起舆论引导,肇庆林业人对全市各部门组织的活动自信满满。冯肇年介绍,为加强舆论宣传,市政府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各级各类媒体向全社会介绍“创森”目标和具体举措,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市林业局组织了“创森”志愿者到城区主要广场、车站、景区等开展宣传;在机关、医院、学校、社区等场所及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张贴宣传海报、横幅。两年多来,全市累计设置“创森”大型广告牌51片、大型显示屏23片、银行显示屏220片、灯箱157座、宣传牌677个、宣传栏542个,派发宣传手册、海报超过25万张(册)。
    在全市广泛开展生态科普教育,是肇庆“创森”宣传的又一亮点。市林业局以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为基础,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共建成星湖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广宁竹文化博览园等生态科普场所102处,设立科普标牌650个、科普宣传栏210处、科普馆9个,并在森林公园的树木上悬挂二维码宣传牌,实现了植物知识的全民科普。同时,还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世界湿地日、世界地球日、竹文化科普学习等活动43次。
    除了面上的宣传之外,肇庆还开展了点式宣传,针对特定群体开展主题宣传。近年来,肇庆市组织了广东百名作家走进森林公园文学采风活动和全民登山活动;举办了端砚文化节、荷花节、龙母诞等节事活动;开展了服务林农“三下乡”等活动;在社区、企业等组织了“创森”专题讲座,在全市393所中小学校举办了近60万学生参与的“创森”征文、绘画比赛等主题活动;组织了《星湖会客厅》《街坊讲文明》《有闻有路》等“创森”访谈节目;举行了“美丽肇庆·周末剧场”75次。
    肇庆在全省率先将每年3月份定为“全民增绿活动月”,将植树播绿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潮。
    据肇庆市林业局统计,“创森”以来,全市累计参加义务植树690.03万人次,义务植树2091.08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6.89%。市财政投资建设的绿道、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以及各类城市公园、绿地,免费向公众开放,年均入园人数达4680万人次,其中北岭山森林公园自2015年1月免费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35万人次,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调查显示,通过“创森”,植绿、播绿、爱绿理念已融入肇庆市民的日常生活,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2012年-2015年肇庆市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市民对“创森”的支持率达92.6%,满意度达92.2%。
    呵护森林
    扎牢绿色阵地
    树种下去能否保证森林资源数量的增长、质量的提高?在“保”字上做文章才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自“创森”以来,肇庆市林业局全面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牢牢管住“一把刀”、控住“一把火”、防住“一条虫”、守住“一条线”,保障了森林生态安全,实现了森林资源健康增长,拓展了“三廊三网、四屏四星”的生态承载力。
    管好林业执法“一把刀”。肇庆深入推进林区严打整治斗争,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确保了林区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肇庆市森林公安机关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和任务,切实加大对破坏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积极主动组织开展了“利剑行动”“蓝天行动”“雷霆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全市林政案件查处率达100%。
    控住毁坏森林“一把火”。肇庆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各项工作职责,精心组织,因应不同的防火形势,精准采取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成绩。尤其是森林防火责任制的落实可圈可点:调整了市、县两级指挥部领导成员,指挥长全部由政府“一把手”担任;落实层级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责追究责任;落实森林防火主体责任,全市所有具有防火任务的单位(或个人)均签订了责任书;落实管护责任,把山头地块具体划分到每个护林员。统计显示,全市近年来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害率均没有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控制指标,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当日扑灭率100%,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防住有害生物“一条虫”。肇庆在全省率先采用飞机防治松材线虫病。近年来,市林业局将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积极组织部署县(市、区)林业局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大力推行无公害防治,提高防治率,增强防灾减灾成效。成灾率和无公害防治率均达到管理指标要求。统计显示,2015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无公害防治率99.7%,监测覆盖率100%,测报准确率98.4%,种苗产地检疫率100%。
    守住林业生态“一条线”。肇庆严格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封山育林0.42万公顷。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划定生态公益林面积31.77万公顷。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通过建设森林(湿地)公园,恢复大片区自然生态环境,为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肇庆市域天然生长和人工栽培的植物有2500多种,占全省的32.5%;陆生野生动物416种,占全省的53.7%。
    陈祖飞表示,只有充分认识保护森林资源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树立事业心和责任心,下狠心、动真格、敢碰硬,才能把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数字说话
    森林之都肇庆圆梦
    努力,终会获得回报。
    肇庆市林业局列出一份“创森”简明成绩单:
    市域森林覆盖率70.34%,比创建前提升1.95个百分点;
    城区绿化覆盖率42.3%,比创建前提升3个百分点;
    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66平方米,比创建前增加3.53平方米;
    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覆盖率97.55%,比创建前提升21个百分点,确保了西江干流水质优于国家Ⅱ类标准;
    2015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12天,达标天数比例为86%,同比增加13.1个百分点。
    如今的肇庆,山有魂,水有韵,城有神。
    行走在肇庆街头,道路绿化看着相似,景观却大有不同,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旅游景观相结合的廊道,呈现出四季常青、一路一景的格局;穿梭在郊区农村,一幢幢农家新舍掩映在浓荫绿树中,即便是距城市较远,偏安一隅的古村落,在群山的环绕中也显得格外自然素雅;漫步在公园、湿地,景色陡然一变,山水森林,犹如墨迹横陈,野趣立见。
    陈祖飞表示,“创森”只是肇庆林业生态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以“创森”为抓手的森林建设和资源保护是肇庆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市林业局将携手全市各部门,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把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提升到一个新的标杆,把“森林之都·美丽肇庆”的美好蓝图化为现实模样。
    肇庆人正张开臂膀,拥抱森林,拥抱绿色,拥抱未来!

 

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