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与精准脱贫的双赢之策

发布时间:2017-03-24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3月24日报道(记者 焦玉海 通讯员 杨洁) 我国6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林地林木等森林资源是山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林农最丰厚的家产。多年的扶贫工作实践证明,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林业产业,是一项兴林富民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山区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生态建设与精准脱贫的双赢之策。
  “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林业,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可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改善生态状况,促进生态保护与脱贫增收协调发展。”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说。
  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工程
  ——提高贫困户参与度和收入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精准扶贫要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国家林业局大力推进林业生态保护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贫困户“双倾斜”:一方面增加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防护林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等林业重大工程的任务和资金,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试点;一方面提高贫困户参与度,将营造林、森林抚育、森林管护等建设任务,直接安排到贫困户,提高贫困户的劳务收入和收益水平。
  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新一轮退耕还林优先满足贫困村需求,安排贫困户每户3-5亩,享受相关补助政策。到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均拥有2亩退耕还林地,人均拥有特色经济林1亩以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国家造林补贴试点项目也向吸纳贫困群众务工的林业大户、林业专业合作社和“公司+农户”股份制企业重点倾斜。
  贵州省黔南州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发展以“都匀毛尖”为主的绿色茶产业。州林业部门每年对5个产茶重点县(市)安排1000万元,其他一般产茶县(市)安排500万元的财政专项资金,作为“都匀毛尖”发展资金,茶园基地建设每亩补助1100元。2015年至今,全州累计整合资金3.92亿元用于茶产业发展。目前,全州“都匀毛尖”种植面积151万亩,实现综合产值40亿元,茶农人均茶青收入3160元,占全州农民人均收入一半以上。
  2016年,国家林业局将新增退耕还林任务重点安排到可退面积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多的贵州、甘肃、云南、新疆、重庆等省(区、市),各地将增量任务优先安排给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规定,县级财政第一年将每亩800元补助直接打入贫困户一卡通,第三年、第五年验收合格后再分别打入300元、400元。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共安排72.3万贫困户退耕还林任务414万亩。
  发展木本油料、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
  ——实现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稳定脱贫
  以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为主,国家林业局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2015年国家林业局出台《关于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会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发与林业生产经营周期相适应的金融创新产品,安排60亿元优惠贷款支持江西省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
  在林业传统基础设施、林业公共服务领域,国家林业局优先打造林业PPP扶贫项目,依托贫困地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观资源,发展森林旅游和休闲康养产业,吸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重点扶贫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万户9.1万多人。近年来,该县把发展以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种植,作为可持续脱贫产业来抓。到去年5月底,全县建成油茶产业基地67万多亩、核桃产业基地27万多亩,实现综合效益1.2亿元。通过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已实现1800户7000多人脱贫,预计到2018年,可实现6000户2.3万人脱贫。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野生刺梨资源丰富,是当地的传统种植业。10年前,该县茶香村是省级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近些年来,在林业部门支持下,改良和推广优良品种,全村种植刺梨近万亩,目前进入盛果期的达8000亩,形成了“十里刺梨沟”景观。仅刺梨一项,该村林农总收入超千万元,林农年人均纯收入1.2万元。
  发展生态旅游、森林人家,群众能精准脱贫,生态也能得到更好保护。重庆市对有条件开办森林人家的困难村民,每户给予5万元补助;没有条件的贫困户,采取合作的方式,让贫困户参与到森林人家的经营中,5万元补助一部分交至村民手中,剩余的由村民入股森林人家,同时,这部分村民在森林人家从事工作也会获得劳务收入。“有些住在偏远山区的村民搬至山下经营森林人家,当年就脱了贫。”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说。
  选聘28.8万名生态护林员
  ——精准带动10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在贫困地区保护生态,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既能为贫困地区长远可持续发展保存良好的生态资本,又能治穷脱贫,为贫困百姓开拓增收致富新门路。据统计,2016年我国共安排贫困地区中央林业资金417.7亿元,比“十二五”年均增加27%。
  2016年,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的通知》,以集中连片困难地区为重点,以具有一定劳动能力,但又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为对象,采取村民推荐、集中公示、县乡审核等选聘程序,在中西部21个省(区、市)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了28.8万名生态护林员。中央财政安排20亿元用于购买生态服务,推行生态管护员,新增森林管护面积3亿亩,地处贫困地区的大江大河源头和深山远山的天然林、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被聘用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40-60岁的占七成以上,有7万人属于因各种原因返乡人员,实现了山上就业、家门口脱贫,精准带动108万人脱贫。
  贵州荔波县、独山县,广西罗城县、龙胜县4个县是国家林业局定点扶贫县。去年,国家林业局提出了4个林业定点帮扶县如期脱贫摘帽的主要政策措施,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4个定点县落实中央林业资金1.9亿元;协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4个定点县签署合作协议,为基础设施、易地搬迁等项目放款17.83亿元;专项安排生态护林员6500人。为提高帮扶能力,国家林业局先后派出17名干部到滇黔石漠化片区扶贫挂职,其中5名扶贫挂职干部在4个定点县培训当地林业干部、农民170多人,向4个定点县各赠送50万元林业科技书籍。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针对落后偏远山区、林区、沙区脱贫‘疑难杂症’,我们将继续咬定目标,聚焦精准,扩大护林员选聘规模,并将护林员管护范围扩大到湿地、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需要重点保护的生态区域;加快推进退耕还林覆盖贫困人口,将新增退耕还林任务中的980万亩安排到832个贫困县,以创新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保护脱贫、特色产业脱贫,不断提高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张建龙说。
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