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2)》发布——健全碳市场的良性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2-08-19 来源: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8月19日电(记者 高志民)近日,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联合发布的《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呼吁,碳市场的良性发展,需要一种便于全民参与的碳交易平台系统和公众易于接受的、具有普遍性的碳交易产品。

我国碳排放已进入缓慢增长时期

蓝皮书指出,长期以来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的态势,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粗放型的资源消耗带动,经济增长未实现与碳排放的脱钩。

2000年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基本稳定于5%左右,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大幅上升。2001~201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和GDP一样保持高速增长,一度高达18%。2005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2011年以后,中国开始实行较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再加上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以及居民环保意识的加强,碳排放增速开始下降,基本保持在5%以下。预计“十四五”期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将继续保持相对平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基本维持在100亿吨左右。

尚缺全民参与的碳交易平台

蓝皮书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公众的大力参与。公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及出行均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量,采取公共交通出行、选购低能耗产品等是减少公众排放量的重要方式。另外,部分地区开展了碳普惠工作,通过绿色出行、简约包装、垃圾分类等活动进行核算后交易或用于抵消其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虽然上述活动的开展减少了公众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无法实现其生活和工作活动的碳中和。

国内外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较多、减排产品行业来源复杂,涉及节能减排、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填埋气发电、生物质发电、煤层气发电等多个领域,公众难以对项目的减排效果及减排原理有深入的了解。所以,需要一种直观的、便于公众理解的通用碳交易机制或产品,使目前国内外不同减排产品能够在同一平台下以一种通用的形式进行交易。另外,根据现有国内外碳市场的运行情况,目前碳市场交易主体为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和温室气体减排单位,相关单位可以对其排放配额或经核证的减排量进行交易。现有碳排放交易体系下缺乏公众易参与的平台,社会公众或组织无法参与碳交易活动,无法对减排项目提供支持。

蓝皮书指出,强制减排交易机制外的企业和全民参与碳交易可增加碳市场活力,促进碳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需要提高其积极性和加强政策等支持;增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实现其生活与工作的碳中和;通过碳交易的形式对减排项目提供支持,促进减排项目的正常运行;需要一种便于全民参与的碳交易平台系统和公众易于接受的、具有普遍性的碳交易产品。

应加强碳排放制度衔接

蓝皮书指出,应明确碳排放管理制度与环评、许可、执法、督查等制度的衔接思路,确立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技术体系。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修订,进一步加大温室气体与常规污染物的协同管控力度。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治理的统筹安排,充分利用现有法律资源、行政管理资源和技术资源,加强制度之间的衔接,在这两个方面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评价、统一监测、统一执法,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

蓝皮书建议,在排污许可工作中融入碳排放管控。完善重点行业排污许可技术规范,明确控制碳排放相关要求。排污许可证制度和碳排放报告制度应逐步走向融合,统一两者管控企业名录,匹配行业和产品代码标识,对接数据系统。同时,排污许可证制度应及时补充相关能耗、碳排放、碳排放强度等参数,推进企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的统一采集、相互补充、交叉校核。

蓝皮书同时指出,将协同控制评估纳入规划环评、政策环评框架,并在开展跟踪评价过程中,增加对规划方案和环保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与污染治理的协同控制分析内容,推进落实具有协同控制效应的政策、措施。

鼓励行业、企业开展协同控制效果评估。瞄准优先领域和重点行业、企业,鼓励开展减排技术、措施的协同控制效果评估,开发、集成、推广协同控制技术组合方案;结合各行业工艺特点、企业基础条件以及已有的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控制协同优化分析;在不显著增加投资成本的前提下,对环保设施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实现温室气体与多种污染物减排协同增效。

蓝皮书还建议,鼓励各城市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时将温室气体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对各项政策措施进行温室气体与污染治理的协同控制效益分析,结合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制定温室气体和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规划。

加强西电东送区域合作机制

蓝皮书指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一环,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分布特征是,西北部区域的太阳能及风能资源丰富,西南部水力资源丰富,中部区域生物质能丰富,东部沿海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加强西电东送、产业转移等区域合作机制,有利于推动资源优势互补,助力中国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

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区域协调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协调问题,主要是指西电东送;二是推动产业转移,主要是指把一些能耗大的产业转移到西部,扩大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就地消纳能力。

蓝皮书认为,中国西北地区属于产业发展的低梯度地区,走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发展路径是必然选择。结合西北环境容量、矿产、太阳能等优势,适合发展占地面积大、高能耗及高危行业,同时又要求这些产业具有低水耗、低用及对交通成本低敏感性的属性,特别是发展高能耗产业,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缓解“西电东送”面临的困难 。

蓝皮书建议,西北区域是中国太阳能、风能及水能资源的主要集中地,是可再生能源电力基地。西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电力外销,主要是西电东送。二是就地消纳,通过承接产业转移等途径发展大西北区域的本地产业,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就地消费。推动大西北区域的产业特别是工业产业的发展,扩大能源就地消费规模,不仅是应对大西北区域弃风弃光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通过区域协调实现中国2030年年碳排放达峰的重要路径。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有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西南地区有着丰富的水电资源,但该区域以山区为主,发展第二产业所需要的土地资源严重不足,需要发展或承接占地面积小的产业。东部及中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能耗总量大,但可再生能源资源不足,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主要是承接西电,同时,需要把一些能耗大的产业转移到西部。东北部区域产业发展缓慢、可再生能源资源不足,但风能等本地可再生能源可以满足本地产业需要,主要是推动能源替代,减少弃风问题。

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