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重庆林投公司运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助推国储林建设受到央视关注

发布时间:2025-05-06 来源: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播出专题新闻《全国树木“摸家底” 约1426亿棵树背后有何科技密码?》,对重庆林投公司运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进行智慧林业管理进行了报道。

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推进国储林项目建设中,中林集团重庆林投公司与北京大学遥感所合作深挖智慧林业管理,在森林资源调查和林地资源管理中应用机载激光雷达,为国储林项目高效率、精细化管理插上腾飞的翅膀!

以往进行森林资源测量,工作人员需要背着沉重的测量仪,徒步深入茂密的林区。在山林中,不仅要克服地形复杂、道路崎岖的困难,还常常遭遇蚊虫叮咬等问题。测量作业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任务,工作人员需逐一测定树木的胸径与高度,借助罗盘仪校准方位,以皮尺量测间距,所有数据均需手工详尽记录。遇到大片林区,这种方式耗时极长,且由于林区环境复杂,测量误差较大,还容易遗漏一些区域的数据。

2024年,重庆林投公司抓住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的契机,在位于重庆主城近郊的璧山区收储林地1万亩,规划建设集体林权改革青杠示范片,打造城郊型国储林建设样板。为提高林业管理效率和精度,项目采用DJI大疆行业机搭载雷达进行林业调查,替代传统人工方法。“以前传统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一天只能完成1600平方米的调查。现在有了激光无人机以后,我们可以一天做到2000到3000亩的整片森林区域的调查。”重庆林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能快速生成林区高精度地形图和树木分布数字点云模型,将实地艰难测量转变为控制室轻松操作,数据精度从±10米提升至±0.5米

同时,利用这项技术在调查成本上带了极大变化,将1万亩林区的图像及点云数据经过半天处理,便能获得对应的调查结果,人力成本降约60%,综合成本降40%以上。

目前,重庆林投公司已全面完成1万亩璧山收储林地数据采集,并初步生成了相关的点云图,通过滤波滤噪处理,单木分割算法获得单木尺度的相关指标数据。

重庆林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整个示范片的不同林分小班的单木数量、树高、蓄积量、森林覆盖度等指标都能从点云图中直接获取,进行单木管理、地形地貌分析、植被类型识别、林分结构刻画、制作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地形模型(DTM)等等。

下一步,重庆林投公司将运用AI确定最优采伐并精准定位至被采伐树木,运用无人机运输、吊运、集材、道路精准作业设计,并将此技术推广到其他区县国储林项目。

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