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报告》专访余红辉:中林突围之道——战略转型重塑改革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14 来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林集团融入“国之大者”、加快战略转型的关键之年。近日,《国资报告》2023年第1期刊发了对中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红辉的个人专访。现将全文分享如下:

寻求企业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之间的有效结合,是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共同追求。不过,要把宏大战略需求转化为具体生产力,必然受企业战略研判能力、干事创业环境、内控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实践中一有偏差往往会事与愿违,甚至会南辕北辙。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作为我国林业行业的唯一一家中央企业,中林集团本应是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然而,过去一段时间,由于盲目追求规模快速扩张,中林集团将更多精力放在木材贸易端,寄望于短贷长投,导致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2021年底,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人事调整安排,余红辉出任中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此后,在新一届党委班子的带领下,中林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紧紧抓住国家部署“双碳”战略的历史机遇期,确立了“成为国内最大碳汇经营实体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要运营平台”的战略目标,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推动重塑“新中林”的市场形象。

一年来,中林集团“突围之道”是什么?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把企业新的战略目标顺畅地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日前,在接受《国资报告》专访时,余红辉提出,林业一手托着乡村振兴,一手托着高质量发展,在中林集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只有以全力提高我国5亿林农的收入为立足点、出发点,才能行稳致远、基业长青。“工作中,我们坚持系统思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科学规划布局各项业务,以经营大规模森林资源为基础,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国家‘双碳’战略的迫切需求,聚焦最先进的要素资源,去解决那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余红辉说,经过一年的努力,中林集团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基础逐步成形,企业形象和干部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重庆储备林:助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探索乡村振兴“重庆储备林”模式。

《国资报告》:2021年年底,中林集团的发展出现了困难。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您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余红辉:实际上,林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意义。林业的“木本粮油”“生物质能源”“林下经济”“森林碳汇”等延伸产业,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资源安全、能源安全这“四大安全”领域,以及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保障、兜底作用。

作为林业“国家队”,一段时间以来,中林集团在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中没有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经营决策上滑向“短贷长投”的歧路,企业发展陷入了阶段性困局。首先,林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是一个需要历史耐心的行业。中林集团底子薄、注册资本金少,但又追求速度规模,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从资产端获取资本,而是从贸易端获取资金进行“短贷长投”,导致资金沉淀为港口、林地资产,在“快速做大”的同时企业现金流压力不断加剧。其次,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的林业发展没有跟上现代产业的发展步伐,一定程度存在“有林无业”的问题。我来到中林后,发现种子种苗、林业机械、林业工程、林业化肥等大部分营林造林环节都是支出项,虽然中林有自己专业的营林造林队伍、种子种苗优势、专业化施工能力,但长期的产业思维缺失,让这些本该产生利润的“收入项”都变成了“支出项”。利润是抵抗风险的支柱,利润没了风险一定会来。

《国资报告》:找到企业问题的症结之后,中林集团采取了怎样的治标之方、治本之策?

余红辉:我认为,中林集团改革突围的成功密码,在于找到了正确价值取向和发展战略,通过战略转型重新赢得出资人信心、金融机构信心、市场信心。

中林集团战略转型的逻辑起点是习近平总书记重新定义了森林的价值。2022年3月,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林业具有不可比拟的“碳汇”优势、“向森林要食物”潜力巨大,林业在促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这彻底打开了林业的发展空间,也给中林集团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基于对森林“四库”的系统思考,我们重新定位中林集团的战略价值,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即打造国内最大碳汇经营实体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要运营平台,从而打开了中林通向未来的宽阔道路。

千岛湖:以鱼护水、以水养鱼、以渔富民的“千岛湖模式”。

《国资报告》:在新的战略定位指引下,中林集团如何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余红辉:我们提出了“四个大规模”的实施路径。

首先是大规模引入权益性资本。中林集团底子薄,要实现战略转型,资金从哪里来,只有靠市场机制、靠盘活自身优质资源。我们拿出广东雷州半岛的近百万亩人工速生林,联合中国国新、杭州市政府共同设立首期权益资本超过350亿元的国家绿色发展“双碳”平台。“双碳”平台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我们正在以未来600亿元权益资本的规划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资金进来后,要引入国家政策性银行长期低息贷款,大规模承担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把广大林农手中的林地价值体现出来,以此来及时增加林农收入。我们通过专业化运营,从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碳汇能力三个方向,全面提升中国森林的碳库效益。

其次是大规模引入稀缺性资源。传统林业企业为什么发展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以经营大规模森林资源为支撑”。森林资源是林业碳汇的本底资源,据测算,到2060年前碳中和之际,我国每年仍然有约20亿~30亿吨温室气体需要通过负排工具进行中和,因此发挥森林“碳库”储量和碳汇增量的压舱石作用意义重大,这其中我们所掌握的稀缺森林资源规模是核心关键。

再次是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我们知道,森林既是碳汇,也可能是碳源。森林的死亡分解又可能将储存的碳重新释放到大气中。竹木资源停留在地球表面时间越长,固碳作用越持久。因此我们在固碳端引入颠覆性的创新技术,全面布局竹缠绕复合材料、重型木结构、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利用、菌草等创新性低碳产业,加快打造现代林业低碳产业链。以竹缠绕为例,我国每年有1.1亿吨的竹资源被闲置,如果把这些闲置竹子充分利用起来,做成1亿吨以上的竹缠绕产品,每年可以减少碳排放4.48亿吨,这个数字是我国每年碳排放总量的4.5%左右。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竹藤大会发出了“以竹代塑”倡议,这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我们立志将竹缠绕复合材料做大做强做好,推动以竹代塑、以竹代钢、以竹代混凝土,让竹子成为中国减碳固碳新名片。目前,我们已经开发出竹缠绕复合管、竹缠绕管廊、竹缠绕整体组合式房屋、竹缠绕高铁车厢等产品,竹缠绕管道已经成功应用于我国小浪底引黄工程,竹缠绕复合管布局于浙江、新疆、黑龙江、湖北、山东等十余省市区的供水、排水、农田灌溉工程。再比如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的巨菌草,可以在盐碱地、戈壁地、沙地生长,具备强大的生态修复能力,还可以制作成人造板、纸浆、饲料等,被称为“幸福草”“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我们成功引进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团队,以“基地+园区”的模式在云南首期种植2.5万亩,并制作出中国第一批“菌草人造板”。在刚刚与山西签署的一系列协议中,我们将在黄河两岸大面积种植巨菌草,充分发挥其固沙、扩绿的生物特性,为黄河生态治理作出贡献。

最后是大规模引进高端人才。人才是发展的基础。我跟林占熺先生交流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菌草行业始终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为什么社会资本不进入?”我回答他,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本还没有进入。菌草行业目前还是以农民种植为主,以往的做法就是靠国家补贴,但补贴能补贴出专业化管理和优质种子种苗吗?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有头雁的引领。这个时候就应该充分发挥央企聚集资本、资源特别是聚集人才的优势,把竞争力、创造力、影响力和控制力构建起来。

2021年年底以来,集团全系统引进各类人才1100余人。集团总部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共引进人才103人,其中中高级管理人员55人。下属单位中国林产品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性引进竹缠绕团队63人,中国林产工业有限公司引入菌草产业团队、林产加工团队440余人,逐步夯实了适应新战略发展要求的人才储备。

竹缠绕复合材料:落实“以竹代塑”倡议,竹缠绕技术应用于小浪底工程等重大国家战略。

《国资报告》:中林集团提出新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之后,推进情况怎么样?未来要达成怎样的目标?

余红辉:中林集团新的战略定位,很快得到了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共鸣,产业布局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一些新技术、利好政策和林业创新产业开始主动向中林集团集聚。我们时不我待加快产业布局,提出了“四个抢占”:抢占资源制高点、抢占政策示范点、抢占技术制高点、抢占赛道关键点。

首先抢占资源制高点,我们争取到了作为主要实施平台,与国家林草局、国开行共同承担国储林战略的宝贵机会,进行科学扩绿。目前我们已经与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等十四省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逾1.9亿亩,完成签约超过8000万亩。我们的目标是未来为国家经营和管理4.5亿亩林地,年贡献森林碳汇约5亿吨。其次抢占政策示范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市场都是政策驱动出来的市场,中林集团要把若干政策叠加的示范点抢在手里。比如,有关部委在支持中林集团作为试点推动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之前一棵树的生长期是不计算收益的,只有在砍掉时才能计算费用,一旦按照国际惯例推动生物资产计量,林地资产的整体价值将会反映在每年的国有资本增值上,我们南方一亩地的年收入大约400元,加上碳汇收入会更高,这将有力提高人们造林的积极性。再次抢占技术制高点,我们努力用最先进的要素资本来解决长期制约林业发展的顽瘴痼疾。最后是抢占“双碳”赛道关键点。我认为第一个就是推动“科学扩绿”理念实践落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科学推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合作,共同将美丽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科学扩绿”,一改过去凭“个人偏好”“经验范围”种树的习惯,通过对“造林的特点、树种习性、树与树关系、树与鸟类、动物关系”的系统研究来解决种什么树的问题。第二个是推动构建森林碳汇方法学体系。碳市场的制高点在于标准,我们与清华大学张希良团队共同推进森林碳汇方法学研究,与国家林草局共建林草碳汇研究院,就是要建立起全球自愿交易体系中的中国标准。前不久,中林集团与中信证券签署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碳汇大宗交易协议,完成了碳金融版图的第一块拼图。第三个是推动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认证体系。广大农民是生态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但是他们的收入并没有得到公允的体现,更多的利润被中间环节盘剥,究其原因是没有信用背书。所以我们设计开发了“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管理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生态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追溯、不可篡改,让造假者的成本高于其收益,从根本上提高初级产品供给者的收入。第四个是寻找松材线虫病的综合解决方案。松材线虫病是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林业灾害之一,我们在重庆梁平区试点2万亩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马尾松带状改培,从源头上解决松材线虫病威胁,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与国家储备林相结合的突破性改革试点。

菌草:充分发挥菌草生态治理功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国资报告》:中央企业自身发展要融入到国家战略、社会需求之中。中林集团在新的战略目标落地的过程中,如何推进这一融合发展进程?

余红辉:中央企业应该是国家战略部署的推动者和产业升级改造的领军人,我们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其他经济体做不了、不愿意做,但对于国家社会意义重大的事情上。一年来,从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山西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到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国储林建设,我们所有的战略布局都是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而进行的。

比如,我们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林业是一个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产业,我国超过40亿亩林地关联着1亿农户、5亿多农民。我们始终坚持“以林富农”的发展理念,在推动国储林建设中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以重庆储备林项目为例,我们探索出“林地流转、劳务用工、采伐分成、产业带动”四条致富路径,累计为林农支付费用约8.7亿元,带动近13.8万农户增收。据测算,重庆1200万亩储备林全部建成后,每年可为项目区林农增加直接收入约18.5亿元,涉及林农约73万户。我们在福建国家储备林项目中,实现了国内首例“国储林+林票”收储模式,每年带动5万户林农增收2亿元。

再比如,我们积极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我们充分利用贫瘠山区大规模推进油茶产业发展,采用基地+园区模式,将油茶项目纳入国储林规划,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在贵州、湖南、江西等地布局油茶超过2500万亩。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让中林集团在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掌握了历史主动。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前进号角。二十大报告第十部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我们部署了非常明确的发展任务。未来五年,是中林集团勇立潮头、解答时代命题的五年,我们将永葆“为国家储材、为林农造福”的企业使命,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林农富的林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中积极贡献中林力量。

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