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张吉龙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嘉宾主持:管清友 民生证券总裁助理、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
嘉宾主持 管清友:
聚焦改革新趋势,挖掘发展新动力。大家好,我是管清友,这里是新华网演播室。我们正在录制“对话新国企,加油十三五”的访谈节目,本节目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指导,国资委
、《国资报告》杂志社主办,国资委信息中心协办,在访谈的过程中,各位网友可以通过国资委的官方微博微信“国资小新”平台向访谈嘉宾提问互动。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铝公司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吉龙先生。欢迎张董事长做客对话新国企栏目。
张吉龙: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嘉宾主持 管清友:
张董你好,我知道铝业其实和老百姓的关系特别紧密。铝也是大家非常常见的一种金属,在生活当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您长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能不能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西南铝业,从跟老百姓相关度很高的这个铝这一金属来介绍介绍您自己的企业。
张吉龙:
首先感谢国务院国资委,感谢中铝公司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对话的机会。我想我还是把西南铝的一些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西南铝是我们国家为满足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所需要的大规格、新品种、高品质的铝及铝合金而建设起来的大型三线军工配套企业。1965年开工建设,去年正好是建厂50周年。
这个厂是我们国家自己设计、自己建设的第一家大型铝加工企业,工厂的建设历经艰辛,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都曾过问过这个工厂的建设进程。到了上世纪70年代建成投产,开始为我国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提供急需的铝合金材料,打破了国外的封锁,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0年的时候,西南铝抓住了机遇,通过债转股实现了整体改制,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也由工程制转变成了公司制,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并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
西南铝这个企业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它是中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铝材料的研发保障,高精尖铝材研发生产和出口的“核心基地”。50年来,西南铝为我国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760万吨铝合金材料,其中为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探月卫星、运载火箭、军民用飞机,包括船舶、战舰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大量关键材料70多万吨。
嘉宾主持 管清友:
张董,您刚才讲了两个数字,一个是760万吨,一个是70万吨,这个数字感觉听起来好像没那么大,您能给大家形象地解释一下这两个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吗?
张吉龙:
760万吨是西南铝整个50年中为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提供的铝材总数量。这里面包括的就很多了,包括了我们民用的、铝合金门窗,甚至于易拉罐用的、印刷板用的等等这些。
嘉宾主持 管清友:
因为我是外行,会有这么小的规模吗?我总觉得760万吨的规模是不是小了一点?
张吉龙:
西南铝刚建立的时候瞄准的是国防军工。
嘉宾主持 管清友:
是少而精的?
张吉龙:
对,是满足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用的一些大规格、高品质的新品种,所以这一部分是76万吨。760万吨后面包括西南铝发展的一些民品的数量。
西南铝的第二个特点是它是我们国家铝加工技术人才的“摇篮”。西南铝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大批管理、科研人才,培养了铝加工企业唯一的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苏民。现在国内铝加工行业很多企业的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都是从西南铝走出去的。
第三个特点是创新能力突出。西南铝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出了一大批市场急需、代表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成为我国铝加工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嘉宾主持 管清友:
西南铝基本可以代表了这个行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张吉龙:
是的。同时,西南铝创造了中国很多和铝加工有关的“第一”,其中“铝及铝合金现代化热连轧技术与工艺开发”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这就是西南铝大致的一个情况。
嘉宾主持 管清友:
应该说是一个老的企业,在历史上也非常辉煌,现在也是中铝非常重要的一块,在铝加工板块是处于核心地位。我们也知道最近几年受整个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影响,很多国企都面临着增加压力,那么对于西南铝业来讲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我们资源行业整体上面临一个商品价格下跌的压力,最近几年我想从西南铝业这个角度你们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有一些什么应对的办法?
张吉龙:
2015年可以说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
嘉宾主持 管清友:
2015年可以说是这个行业压力最大的一年?
张吉龙:
压力最大的一年。铝、铜等主要产品价格单边大幅下挫,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铝创造了近30年来售价上的最低点,所以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需求不旺和产能过剩带来的竞争不断加剧的新形势,西南铝坚决按照中国铝业公司的部署和要求,我们确定的工作思路就是“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促改革、谋发展”,始终把稳增长和保军工放在我们各项工作的重点。
嘉宾主持 管清友:
保军工是我们核心的工作?
张吉龙:
对,因为是配套企业,所以保军工也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所以我们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包括加大市场的开发力度,进一步优化我们的生产组织,加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新产品的产业化,包括加快装备改造升级,包括加大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的力度,开发一些急需的新产品,等等这些措施,保证了我们在2015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目标的实现。
应该说2015年西南铝经济运行实现了一个平稳的增长,主要产品的产量增长了16%,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7%,全面完成了中铝公司下达的考核目标。
嘉宾主持 管清友:
应该说国家层面军事体制改革实际上也给军工配套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您刚才讲到装备上的改造、新品的研发,这块如果方便的话是否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张吉龙:
西南铝是为国防军工配套而建设的一个配套工厂。
嘉宾主持 管清友:
直到现在也是一个核心业务?
张吉龙:
是的。刚才你也谈到了,2014年、2015年我们国家的国防军工建设的速度加快,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也比较快,这为西南铝军品的生产和军工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也是紧紧抓住这么一个机遇,一方面在生产组织上向军工产品倾斜,这也是西南铝一贯所遵循的“军工第一”、“军工优先”的方针。所以我们在生产组织上把我们的优势力量也要加大向军工的倾斜力度,确保我们军工产品的质量和军工产品的保供。这两年我们的军品产量都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每年的竣工配套产品的增长幅度大约都在16%以上。另外我们也围绕着一些军工集团的需求,加大开发力度,替代进口产品。
嘉宾主持 管清友:
您说到核心的军工产品的保障供应这块,我们知道你们今年还开发出了一个新的全铝运煤车,这在之前是很少见到的,能否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个全铝运煤车的情况?
张吉龙:
全铝运煤也是我们实施交通运输轻量化的很重要的举措,我们联合了神华集团、南北车集团,也就是现在的中车集团,联合开发了运煤用的全铝车型,用铝板代替原来的不锈钢板和碳钢板。我们西南铝通过科技攻关解决了生产铝板过程中的一些工艺技术难题,生产出来的铝板从规格、质量、产品性能,包括产品的表面质量都达到了国外的质量,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
以前神华用的铝制车,以铝代钢的运煤车所用的铝产品是从国外进口的,从2013年我们把这个产品研发出来以后完全替代了进口。
现在用我们的铝板生产的运煤车辆大概有13000辆左右的车运行在了大秦铁路线和神华专用铁路线上。以铝代钢的运煤车,每一节车厢可以减重5吨,每节车厢通过加高运煤的高度每节车厢可以多运5吨煤,每一列车由67节车厢组成,每一列车就可以多运390多吨煤。每年运行在大秦铁路线上和神华专线上的车每年就可以增加更多,为大秦线提高运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嘉宾主持 管清友:
这些年你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有哪些突破和进展?
张吉龙:
应该说西南铝在自主创新方面每年都会有一些大的突破和进展。比较突出的就是我们在2015年研制出了世界级的9米级的铝的整体锻环,这被誉为“亚洲第一环”,是由西南铝在1989年创造的,当时做的是3.5米的铝合金的整体环件,后来我们又储备了一些技术,加大了工艺技术难题的解决力度,把环的直径从5米扩大到6米,2015年的时候我们成功地打制出了世界第一个最大的9米级的铝合金整体环件。
另外,我们围绕一些民用产品,2015年也开发出了手机壳体用的铝合金材料,满足手机壳体强度要求的新7000系的铝合金材料,这在国内也是首家。还有一些民用产品,包括易拉罐这一类的材料,我们开发出了世界上最薄的产品,我们现在薄型的罐体用的材料达到0.260毫米。
嘉宾主持 管清友:
其实今天我们对话的主题是新国企,我们知道老的国企应该说确实做出了历史贡献,但是老的国企经历这么多年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这些年的发展、从西南铝业自身的经验来看,在管理上怎么创新?怎么焕发老国企的新活力?
张吉龙:
这几年西南铝在管理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和中铝公司的肯定,2012年的中央企业强化基础管理现场工作会就是由西南铝来承办的。这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肯定和鼓励。
但是西南铝和曾经的许多老国企一样,观念落后、管理粗放、机构臃肿、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在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就暴露得更加充分,所以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大力实施管理创新,才能激发经营活力和发展动力,提高盈利能力。
所以在管理创新方面我们第一是深化改革,在深化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上首先是实施了管理体制的改革。2013年的时候把西南铝主要原来生产民品的三个单位进行了整合,成立了西南铝高精板带事业部,对这个事业部进行了充分的人财物产供销的授权,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管理团队实现风险金抵押经营、关键岗位风险激励和三年目标责任制监督考核管理。事业部成立之后,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一是组织机构大幅度降低,降幅达到56%,中层管理人员降幅25%,主管以上人员降幅32%,新的组织机构还减少了管理层级,对内部流程也进行了重塑。最为关键的是这种管理体制的改革减少了单位之间的推诿扯皮现象,使他们的管理流程更加简化,职责更加明确,提高了整体运营的效率。所以事业部成立后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嘉宾主持 管清友:
类似这种事业部制的情况您会考虑在整个集团层面推广这种经验吗?
张吉龙:
我们已经在西南铝的市场竞争很充分的一些子公司已经实行了这种市场化的改革。
嘉宾主持 管清友:
这个会有一些阻力吗?
张吉龙:
会。因为这种整合包括压缩管理层级、减少管理人员,包括管理机构的大幅度精简都会带来一些人员的流动,另外也有存在着一些利益的调整和平衡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会有一些阻力。但是由于这种管理体制的改革得到了更多干部职工的认可,所以我们能够把这项工作推进下去。
嘉宾主持 管清友:
这几年大家对于“三期叠加”,对于“新常态”的理解也慢慢深入,逐渐形成共识,应该说其实国有企业职工自身的危机感也在增强,我们也能观察到,也有很多体系内外的流动,有的是进来,有的是出去,有的是内部岗位的调整。您刚才讲到的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改革。2015年9月份关于深化该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出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国企改革有一系列的要求,那从国企改革的角度西南铝业准备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张吉龙:
国企改革确实进入到了关键时期,中央企业也打响了提质增效的攻坚战,这都为西南铝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会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改革的要求,并且通过实施精准管理,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运营、激励模式,进一步激发企业的经营活力和发展动力,提升运营质量、增进竞争力。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围绕落实董事会职权,不断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适应由传统国企向现代企业转变。
二是进一步优化管控模式,也就是说要将该放的权力下放到位,把该管的像采购、营销等集中管理的业务管好,要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管理的效率。
三是实施精准管理,挖掘内部的潜力,发挥精细化管理对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盈利能力的支撑作用。
四是创新用工和收入分配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对科技人员、营销人员、骨干员工的激励范围,要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要深入研究混合所有制的模式。
嘉宾主持 管清友:
现在在做一些探索吗?
张吉龙:
在做一些探索,今年会有一到两家子公司从原来的市场化改革单位过渡到混合所有制的这种运行模式中。
最后,老的国企也面临着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机遇,我们也要力争在国家政策出口期内完成我们的“三供一业”职能化改革,移交地方,包括厂办大集体的改革改制,使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参与竞争,实现快速发展。
嘉宾主持 管清友:
我们也知道企业办社会的情况确实是历史形成的,情况比较复杂,经历的时间周期比较长,90年代末期的那次改革有一批企业逐渐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来看有很多国有企业也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说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利益调整和诉求都不大一样,我们也遇到这种情况,有的时候国企希望比如把技工学校、疗养机构交给地方,但是可能遇到的情况就是企业职工不一定愿意。那么这个时候我不知道西南铝业的具体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在我们现在这轮改革中还会存在,那么怎么去具体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西南铝业在重庆,和重庆地方所在地怎么合作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些正在做的探索?
张吉龙:
因为这些企业,包括我们的厂办大集体,或者是我们的一些辅助性的企业,实际上都是伴随着西南铝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完全把它们当成包袱,改革不能把历史切断,不能把他们一推了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的就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另外就是也要充分尊重原来的历史,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通过我们跟这些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对这些厂办大集体企业或者是辅助企业定位,要明确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他们发展好了,职工们能够切实感受到企业发展的强烈愿望以后,他们也愿意改制出去。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政策,取得地方政府对我们的一些支持,包括我们需要移交的“三供一业”的地方政府要给我们一些支持,包括我们离退休的人员要交到地方去。关键问题还是我们要让这些分离出去的企业改革改制后,让他们能够顺利地步入到发展的轨道上,让他们能够在下一轮的过程中按照分工为集团公司的主业发挥他们的作用,能够提供一些支持。
嘉宾主持 管清友:
也能共享企业下一步发展改革的成果。
张吉龙:
对。
嘉宾主持 管清友:
您刚才介绍得非常细,那我还是对您刚才讲的西南铝业在保障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重大项目材料供给方面比较感兴趣,应该说西南铝业当时建设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在于保障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重大项目材料的供应。这块能不能再跟我们说一下?
张吉龙:
西南铝确实是应国家需要而生的。50多年来,西南率牢固树立了“军工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始终把国家的需求放在首位,坚决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要履行好我们国有企业的政治使命和政治责任。可以说,在国家每一个重大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的关键项目上,西南铝都有重大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在这里面我想简单地说几个例子。
第一就是前面已经谈到的研制成功的世界最大直径的9米级的铝合金整体环件。
另外,西南铝用我们的铝材装备了全球第一“天眼”。去年我们为500米口径球面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提供了全部的800吨的高精度铝材,能够参与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这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对于西南铝来说不仅仅是对我们技术的肯定,更多的是体现中铝公司履行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材料保障和西南铝“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还有就是在去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采用西南铝高精度、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武器装备大放异彩,这次大阅兵上亮相的战车、战机、导弹等大多数型号装备上都有西南铝提供的关键铝合金材料。这些材料都具有一个特点就是高强、高韧、高精度、长寿命,加工的过程比较复杂、质量要求比较高。
还有西南铝为国家大飞机项目提供了关键铝材。去年11月2日我们国家自主研制的首款新一代干线客机C919在全球公开亮相,西南铝业为C919提供了30多个规格的锻件,成为国产大飞机重要铝材的主要供应商。
嘉宾主持 管清友:
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材料。接下来的话题稍微宏大一点,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题提出来应该说是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分别解决了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供给侧改革应该说各个企业都要理解中央的精神,涉及到适度扩张产能,也涉及到如何扩张总需求。对企业来讲也涉及到关停并转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优化内部结构的问题。从西南铝业的角度来说如何看待在“供给侧改革”提出后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张吉龙:
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和生产端入手,通过解决生产力来提升竞争力来促进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淘汰一些落后产能,将发展的方向锁定在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
铝行业的产能过剩这几年是一个热门话题,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夕阳产业,但是我们中铝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葛红林以材料学博士的角度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钢铁行业风风火火发展了这么多年,身影无处不在,作为材料性能更加优异的铝为什么还没有发展就已经显现出疲态。所以葛董事长认为铝行业虽然困难,但铝制品在终端市场的应用是一篇大文章。所以化解铝行业的产能过剩,不能仅仅靠做减法,更应该通过扩大铝的应用创造高端需求来做加法,推动供给侧改革。
所以对西南铝来说,我们要按照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领市场消费,扩大铝的应用。刚才前面谈到了铝的一些应用,但是在这个方面我们认为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比如在民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海洋工程等领域,我们要尽快实现新产品研发的更大突破,加快推进像汽车板,就是常用车、轿车用的汽车用的铝合金板材,还有手机壳体材料,包括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就是所谓的LNG船,还有我们的一些游艇,这些领域新型铝材的开发,我们要积极抢占市场。这是化解铝产能过剩里面铝加工企业应该全力做的事情,就是扩大铝的推广应用。
嘉宾主持 管清友:
我觉得您说的这点特别关键,铝这个行业和钢铁行业可能还不大一样,一般产能过剩都是结构性的,所谓高精尖这块是供应不足的,中低端是供应过剩的,而铝这个行业恰恰是市场需求潜力很大的。我觉得这块倒确实可以做一点文章。
张吉龙:
这是一篇大文章。
嘉宾主持 管清友:
而且你刚才讲了通用航空实际上是民用航空这块,包括游艇、汽车板材这块的应用前景还是挺广的。
张吉龙:
对。第二方面就是要实现产品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也就是说要提供有效的供给。刚才前面谈到了我们的铝加工材料,包括铝合金材料,这几年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依然还有一些高端的铝材要依赖进口,所以我们要加快我们的研发力度,尽快使我们在这些依赖进口的产品上面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包括飞机常用的大规格的铝合金材料,包括我们用的一些高轻、高韧、高精的材料,包括舰船上常用的铝合金材料,在这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实现更多材料替代进口,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也就是说要实现有效的供给,满足高端的需求。
嘉宾主持 管清友:
还是谈谈“十三五”吧,因为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相信针对“十三五”的情况西南铝业也会有一些规划和设想,结合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十三五”时期的这五年,西南铝业准备做哪些工作?有一些什么具体思路?
张吉龙:
好,我把“十三五”的情况介绍一下,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从西南铝业来讲我们要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扣调结构、转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同时按照中铝公司跨越式发展铝加工的发展战略,和我们葛红林董事长提出的精准管理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完善和实施西南铝“十三五”发展规划,做到谋好发展,引领未来。
西南铝“十三五”的战略定位是:打造中国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关键配套材料的研发保障、高精铝材的研发生产和出口的核心基地。要做国内铝加工的领导者、国际先进水平的赶超者。
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们的产品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关键铝合金材料的全覆盖、全保障,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产销规模实现翻一番的目标。
“十三五”我们确定的战略任务是“实施三大工程,打造世界一流”。这三大工程具体说就是实施军品保障工程、民品升级工程和转型发展工程。军品保障工程就是要紧紧围绕国防军工、航天航空重点型号和重大科技工程发展的需要,要研究解决研制过程中的关键工艺技术问题,消除专业化、规模化制造过程中的一些装备瓶颈,增强自主保障能力,实现以高纯、高强铝合金以及铝锂合金等为代表的关键军工配套合金全覆盖。
民品升级工程主要是抓住绿色环保、轻量化发展的机遇,大力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交通运输、民用航空领域铝合金材料,推进现有高精民品升级换代,扩大产销规模,做精做大高端民品。这里面也有一些重点,比如刚才谈到的乘用车所用的铝合金板材,轨道交通用的型才、板材、锻件,包括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用的铝材,包括金属包装、印刷、3C等高精板材。
转型发展工程:适应经济环境、商业形态、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加快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大力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升级发展。
重点是做好“两个转变一个延伸”:由以传统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转变,由需求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提升核心制造主业的同时,向深加工延伸。
嘉宾主持 管清友:
好,这里是“对话新国企,加油十三五”的访谈节目,我们今天对话的嘉宾是中铝公司西南铝业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吉龙先生,刚才的对话中我们就西南铝的发展历史、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新材料的研发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对于供给侧改革和“十三五”的设想张董事长也做了一些介绍。老国企确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挑战也有机遇,老国企能不能转变成新国企确实需要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也衷心祝愿西南铝在“十三五”更加顺利,取得更好的成绩。今天的访谈节目就先到这里,谢谢。
张吉龙: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