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央企扶贫 “滴灌式”送到每一块土地

发布时间:2016-11-01 来源:

日前,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揭牌暨首批投放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在国资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引导下,国投、国家电网等51家中央企业参与首期出资,首期募集资金为122.03亿元,计划逐步达到1000亿元。

“依托中央企业在产业、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结合中央企业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定点扶贫等方面工作,产业投资基金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央企资金集聚起来,整合力量,统一使用,抓住重点,精准扶贫。”资深国资专家李锦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脱贫致富 责无旁贷

央企参与扶贫不是新鲜事。从2002年至今,央企成了定点扶贫的主要帮扶者、出资人,从未间断。据国资委网站消息称,“十二五”期间,国资委监管的106家中央企业以及3家电信企业出资成立的铁塔公司共结对帮扶了遍及21个省(区、市)的246个贫困县,约占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42%,比“十一五”末增加了57个县,平均每家中央企业结对帮扶2.3个县。除以上定点扶贫任务,还有16家中央企业对口支援西藏21个县(区),16家中央企业对口支援青海省藏区16个县(行委),40多家中央企业参与了产业援疆工作。“十二五”以来,中央企业在定点扶贫工作中累计投入资金47.4亿元,开展各类定点扶贫项目2872个,举办各类培训班959期,培训干部人才62207人次,援建学校786所,援建医院(卫生所)948所。在援疆、援藏、援青工作中投入无偿援助资金31.23亿元。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值得信赖的重要力量。现在到了扶贫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对于党号召的扶贫任务,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必须要走在前面。”此外,在李锦看来,国有企业是全民资产,财产来自全国人民,“国有企业是财富和力量的象征,具有先进生产力。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帮助全国人民脱贫致富,是国企更是央企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梁军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参与扶贫,既是央企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形势的外在要求。央企属于全民所有,是共和国的长子,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中坚力量,对贫困地区施以市场力量之外的援手,天经地义,责无旁贷。

“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化目标的框架下,央企一直在以各种形式对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只是以往央企做得多、讲得少而已。”梁军话锋一转,“但是,由于民众对央企有一些误解。这时候,央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并高调宣传,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为央企深化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积聚力量 攻坚克难

央企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的成立无疑对现下的扶贫工作又是一注有力的“强心剂”。

事实上,早在2014年,国投和财政部、中国烟草总公司就共同出资设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新机制。据国投党组书记、董事长王会生介绍,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优先支持吸纳就业人数多、带动力强、脱贫效果好的项目,重点支持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的省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基金存续期15年,项目投资期5—7年,委托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管理。基金公司按照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运作,日常运营由基金管理公司承担,不设专职管理团队。基金公司投资和投资形成的股权参照合伙制企业进行管理。

对此,梁军指出,投资扶贫基金的方式,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扶贫模式。“以市场化的手段和机制进行帮扶,即发现贫困地区的某一项目(能长期自我生长的),用基金的方式放大投入,加速、加力孵化,当项目获得成功以后,基金选择一定的方式退出(而且有可能获利),再投入到其他有价值的项目中去,循环往复,成片救活。”

梁军在肯定以基金方式达到扶贫目的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央企本身处于严酷的市场化竞争环境之中,自身的做强做优做大目标不能丢,不能过度抽血扶贫,导致自己‘贫血’,最终丧失扶贫的能力。怎样以市场化的思维和方式进行有效的扶贫,将政治任务、社会责任与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要求结合起来,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创新和破解。”

虽然央企扶贫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自为政的现象使得扶贫工作不能彻底根除。李锦认为,以往央企扶贫过于分散,不能形成一股力量,“扶贫基金的成立有利于人才、资金、产业等的集聚,管理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抓住要素,综合使用,充分发挥央企的带动作用,激活当地要素,发动贫困地区人力、物力,从而形成合力完成目标,不能急功近利。”

发挥优势 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

10月14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在中国石化精准扶贫白皮书发布会上获悉,自1988年至2015年,中国石化总部共承担了西藏、青海、江西、安徽、湖南、甘肃、新疆等7省(自治区、直辖市)11县(市)的扶贫开发任务,先后选派75名扶贫挂职干部深入扶贫第一线。中国石化所属单位也相应承担着各级政府安排的定点扶贫等工作任务。1988年以来,中国石化全系统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1.61亿元。2002年至2015年,中国石化累计投入对口支援资金3.39亿元,实施了120个扶贫项目,并投入定点扶贫资金3.45亿元。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石化对口支援及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玉普在会上说:“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要助力精准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同时防止‘返贫’。”

“精准扶贫到位,离不开实事求是的精神。”李锦指出,“央企实力雄厚,汇聚了政治、经济、人才、科技、经营等优势,在扶贫过程中,要抓住重点,精准发力,切记‘大水漫灌’、‘撒胡椒面’,要‘滴灌式’送到每一块土地。”

梁军则表示,央企有严密的政治组织保障体系,扶贫的动员力度强于一般部门和企业。“央企体量大,技术力量雄厚,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对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更加直接有效的作用,比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与一些部门的扶贫方式,即捐一点钱、修一条路、打一口井、办一所小学等,不可同日而语。央企扶贫,一定要发挥央企本身的各方面优势,注重在整体上、内生机制上帮扶贫困地区,要一次性、长期化推进贫困地区走出贫困的泥沼。最有效的方式,是能将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与央企的产业结构结合起来。通俗地讲,央企扶贫不能局限于‘输血’,而是要‘救活’,让帮扶对象具备自我生长的能力。”

本文摘自:《中国企业报》

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