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深圳国企改革“1+12”政策体系将落地

发布时间:2016-12-14 来源:

一直走在全国改革前列的深圳,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潮涌。《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深圳市国资委研究形成以《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牵引,涵盖权责清单、国企党建、功能分类、选人用人、激励约束、结构调整、容错机制等改革重点领域的12个配套政策。目前《实施方案》已经深圳市委深改组审议原则通过,并按程序已上报市政府。12个配套政策中,关于开展中小企业经营班子整体市场化选聘、加快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正式发文,其他政策文件也即将印发实施。

据透露,深圳将以市场化作为改革的核心和路径,通过“一张清单、一个基金、三类平台”,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运营体制,首要任务是通过“留、砍、补”,推进国资国企战略性布局,助力深圳建成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中枢和创新经济发展高地。

“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位于深圳高新区南区的深圳湾创业广场,已然成为全国“双创”的名片,在这条贯穿了18栋写字楼的街区,分布着联想之星、微漾国际、创展谷等45家创业服务机构,来自世界各地的创客们正努力把科幻变成现实,目前有近50个项目团队已取得A轮或A+轮融资。

这只是深圳国企改革“大创新”特色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深圳市国资委在全国较早出台了推进系统企业自主创新的指导意见和奖励扶持办法,七年来累计安排自主创新专项资金1.5亿元,奖励扶持创新项目186个,其中2016年安排资金3000万元,奖励扶持项目58个。

深圳市国资委总经济师胡朝阳表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城市是深圳的最核心定位,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国资国企战略性布局,实施层圈梯度战略,以深圳湾为起点,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建设覆盖整个特区、辐射珠三角、影响国内外的各类创新空间载体。其次,实施一区多园战略和增量突破战略,整合现有产业园区资源,汇聚全球科技创新要素,发展壮大一批科技园区、科技金融、事业投资等优质增量,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系列的布局中,深圳市国资委通过“一张清单、一个基金、三类平台”来实现国资监管运营的市场化。据介绍,“一张清单”即国资监管权责清单,解决国资委和企业的权责边界问题,将自主经营决策事项归位于企业,同时加快国资委职能转变。

“首先是在国资产业布局上,明确该留什么,该砍什么,该补什么。留的就是一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等,砍就是放开一些竞争性领域,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降低国有比例。还有一些需要补的短板,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服务城市的功能。其次,国资委履职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把自己定位为参照淡马锡模式的积极股东,对企业的投资基本上放权,就是由企业去做。”胡朝阳说。

据了解,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发注资等多种方式,目前深圳市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比例达到75%。对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以及新业态、新兴成长类企业,实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同时,还配套实施管理层、核心骨干持股,实行“同股同价”,并且率先选择规划设计类企业推进,管理层及核心骨干持股比例可至30%。同时,深圳率先实现了国有直管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全覆盖”,其中外部董事超过三分之二,改革力度全国最大。此外,大力推进上市及再融资,推动并购重组与战略合作,目前深圳市属国资资产证券率超过50%,市属国企与中国电子、中冶、中核建、中海油等的战略合作也正在有序推进中。

不过,深圳市国资委资本运作管理处处长任萍也坦言,现在更多是立足于产权市场公开交易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混合所有制,过程中我们也关注到几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怎么选择到对企业长远发展有意义的战略投资者,实际操作中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诉求;二是混改之后怎么实现各类股东的融合,以及股东和企业的融合;三是管理层核心骨干持股方面,更多探索在增量上在智力资本占优的领域发挥管理层核心骨干的作用。

“一个基金”则是以1500亿元规模的国资改革与战略发展基金为牵引,形成涵盖母子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创投基金、公募基金等5000亿元规模的基金群,解决国资委市场化管资本的手段问题,为改革提供强大资金池和综合金融支持。“三类平台”即根据国有资本的商业属性、公共服务属性、政府功能延伸三种不同属性,搭建投资运营、公益类和功能类平台来管好资本,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功能作用。

本文摘自:《经济参考报》

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