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碳汇助力碳中和

发布时间:2022-06-10 来源:

湿地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碳库,不同类型湿地中储藏的碳是大气重要的碳汇。全球湿地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4~6%(即5.3~5.7亿公顷),但碳储量约为3000~6000亿吨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总量的12~24%。泥炭地、红树林、海草床等都储存了大量的碳。以泥炭地为例,它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储存的碳却是森林的2倍。

通过湿地碳汇项目保护和恢复湿地,既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湿地强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又将湿地资源的生态产品价值化,实现资源变资产,是践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因此,促进湿地碳汇可持续发展,将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湿地的概念:

《湿地公约》(Ramsar Convention)将湿地定义为:

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生地等人工湿地。

湿地的类型:

中国湿地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全,总面积约5360.26万公顷,从寒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湿地分布;同时涵盖了《湿地公约》定义的所有湿地类型,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5类34型。

湿地的类型

湿地的作用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独特,不仅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固碳储碳、涵养水源、提供生物栖息场所等生态功能,还具有蓄洪防旱、补充地下水、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丰富旅游和野外科学场所、传承文化等重要的社会经济功能。

湿地的作用

湿地如何实现“碳汇”

湿地是陆地上碳素积累速度最快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随着根、茎、叶和果实的枯落,堆积在微生物活动相对较弱的湿地中,形成了动植物残存体和水所组成泥炭。由于泥炭水分过于饱和的厌氧特性,导致植物残体分解释放CO?的过程十分缓慢,从而有效固定了植物残存体中的大部分碳。

湿地碳汇示意图

案例:

1.湿地碳汇贷

2021年8月18日,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以胶州湾湿地碳汇为质押,向青岛胶州湾上合示范区发展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800万元,专项用于企业购买增加碳吸收的高碳汇湿地作物等以保护海洋湿地,成为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

2.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

2022年4月7日,全国首单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在浙江省宁波前湾新区试点落地,为前湾新区杭州湾湿地提供碳汇损失风险保障。这是中国太保践行ESG理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一次新探索,实现了“产品-模式-路径”三位一体的国内首创。

3.湿地碳汇交易

2022年4月28日,浙江省首笔湿地碳汇交易落地德清县。德清县“两山银行”以每吨58.83元的价格,购买了下渚湖湿地1万吨碳汇量。同时,正大青春宝、新天纸业等急需碳排放指标的企业又成了德清县“两山银行”碳汇量的新买主。

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