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中林集团国储林固碳增汇能力实践案例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林业草原国家公园融合发展》系列丛书

发布时间:2024-08-29

在国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央宣传部于2022年重点推出“林业草原国家公园融合发展”系列丛书之《林业碳汇和碳达峰碳中和》,该书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出版工程,汇聚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专家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林业草原国家公园融合发展取得的巨大成效。这套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公众了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中林集团作为国内林业行业的领军者,始终坚守生态文明建设的初心,积极融入国家“双碳”战略大局。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不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国储林建设、碳汇开发等方面积极作为,努力推动“两山”理念的转化应用,着力提升林业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推进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林业碳汇和碳达峰碳中和》该书刊发了题为《 着力提升国家储备林固碳增汇能力》文章,全文分享如下:

着力提升国家储备林固碳增汇能力

一、建设背景

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特征,林木生长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重庆市可用于集约人工林栽培的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及宜林地等林地16.67万h㎡。另外,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新造林地面积达20.67万h㎡。重庆市有健全的林木种苗选育、繁育、生产条件,为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提供了良种壮苗生产基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重庆市政府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国家开发银行给予长周期、低利率贷款支持。重庆市政府将国家储备林列入全市重点项目加以推进。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储备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地重庆。通过 与重庆林投公司央地合作,对公司进行了重组,既解决了投入问题,又不增加政府债务或隐性债务。重庆国家储备林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

二、建设进展

(一)科学编制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

2019年,重庆市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支持长江大保护共同推进重庆国家储备林等林业重点领域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确定投资193亿元支持重庆市先期实施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33.33万h㎡,新增森林面积10万h㎡,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1.2%;培育生产木材1亿m3、薪材770万t、经济林产品10万t;改扩建储备林种苗基地533.33h㎡、新建木材储备加工贸易基地273.33h㎡,新建森林康养基地4000h㎡;同时培养一批会管理、懂技术的农民科技人员。

目前,重庆国储林项目建设布局在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3个区域,包括37个区县(自治县)和重庆高新区、万盛经济开发区。其中主城都市区共规划集约人工林栽培面积1.88万h㎡、现有林改培5.55万h㎡、森林抚育2.24万h㎡;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共规划集约人工林栽培面积5.14万h㎡、现有林改培7.24万h㎡、森林抚育1.59万h㎡;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共规划集约人工林栽培面积近3万h㎡、现有林改培5.88万h㎡、森林抚育8366.67h㎡。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期为2019-2026年,投资125亿元建设储备林基地22万h㎡,其中集约人工林栽培面积6.67万h㎡、现有林改培12万h㎡、森林抚育3.33万h㎡。第二期建设根据第一期建设情况适时启动,周期不超过8年,其中集约人工林栽培面积3.33万h㎡、现有林改培6.67万h㎡、森林抚育1.33万h㎡。配套新建林区硬化公路1625km,维修林区道路1018km,新建防火林带1418km,新建简易管护房16840㎡;购置营造林机械3400套,采运机械95套;改扩建种苗基地553.33h㎡,林下种植1.33万h㎡,建设森林康养基地4000h㎡;开展市级培训10200人次,开展县级培训13600人次。

(二)加强国家储备林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做好林地流转工作。探索创新林地流转模式,有效推进林地收储工作,采取国有林地入股和集体林地收储两种方式扩大国家储备林经营规模。国有林地入股应选择未纳入公益林、自然保护地、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等的人工商品林,具备完整清晰的产权证明和完整的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及林木经营权,无任何纠纷和抵押。通过前期准备、法律调查和森林资源调查、资产评估,经过公示与备案,办理产权登记和出资证明。集体林地收储内容包括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林木使用权,期限为30年以上,收储对象包括:未划入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人工商品林,退耕还林地以及可调整为人工商品林的地方公益林。要求林地权属清晰、无矛盾纠纷,不与基本农田重叠,立地条件较好,坡度较缓,土层较厚,集中连片53.33h㎡以上,单块面积不少于6.67h㎡。林地收储分为一次性支付收储和分年度支付收储。收储价格实行一区一县一策,根据各区县林地质量、农户意愿等确定流转单价,并按照以农户为主、兼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原则,由重庆林投公司协助当地政府提出资金分配意见进行合理分配。林木采伐分成根据各区县林木资源状况另议。

二是加强森林经营管理。重庆林投公司根据林地的性质、交通和立地条件,结合重庆各区县实际情况,进行林地的整体规划,然后分年度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开展集约人工林栽培、森林抚育、现有林改培以及森林综合利用等经营活动,配套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辐射周边群众,盘活当地林地资源。结合公司年度营造林生产计划,按照森林经营方案设计内容落实各项森林经营措施;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和珍贵用材树种为主,大力培育大径级用材林,将森林经营和生物防火阻隔带、健康森林、美丽森林建设有机结合,为生态旅游、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动力。

三是加强营林造林工程管理。加强对公司营造林的各个环节、各实施主体的管理,推进营造林工程“质量标准化、进度数字化、安全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营造林工程质量和进度。加强施工单位的造林施工技术管理、森林抚育技术管理、苗木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和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加强对监理单位、作业设计单位、检查验收单位等相关服务单位的管理。对营造林项目实行施工单位自查、重庆林投公司全查、市级复查、国家核查四级验收制度。

(三)积极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

一是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马尾松林改培试点。改培试点面积的1333.33h㎡,对试点整体条件进行了评估,发现除松材线虫病外,马尾松林还存在林龄结构不合理、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林分退化严重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对采伐方式、强度、工艺或流程,以及集材方式、伐区清理、采伐作业安全等方面进行方案设计,通过皆伐清理、择伐清理、标记采伐等,提高林木采伐作业效率。同时涵盖松材线虫病防治,科学利用马尾松疫木,防止疫情蔓延传播。实施以清理病死松树为核心,以疫木源头管控为根本,以媒介昆虫防治、打孔注药等为辅助的综合防治策略,及时组织伐后更新造林,严防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大幅下降。据测算,试点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6800万元,改善了森林生态功能和稳定性,提高了碳储量和碳汇能力。

二是开展森林经营试点。公司于2021年在南川区乐村林场开展了森林经营模式试点工作。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以提高森林质量为根本目标,以森林多功能经营、分类经营理论为指导,以模拟林分自然过程为准则,以培育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实事求是,科学经营。试点规模为45.36h㎡,按照以人工林为主、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原则确定了7个地块。结合林分起源、林分结构、立地条件,确定不同的培育目标,分别采取了人工杉木中径材培育、人工落叶松低产林改培、人工华山松带状改培、人工柳杉大径材培育、天然阔叶次生林改培5种森林经营模式类型,根据经营模式采取了生长伐、带状皆伐、择伐、更新造林、补植、松材线虫病防治、补植、割灌除草、施肥等经营措施。通过营造和培育以鹅掌楸、枫香树、杉木、柳杉为主的中大径级和珍贵树种用材林,增加森林资源储备,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林地生产力,实现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是开展林下经济项目试点。公司于2021年在城口县仁河林场开展林下种植天麻试点工作。天麻作为一种较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等功效,可药用、食用,应用历史悠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林下仿野生种植天麻,通过整地、施肥等操作,增加了土壤透气性、含水量,改善了土壤理化结构,充分利用了林地空间及资源,形成了合理的生物群落结构,发挥了物种间互惠互促作用。2022年公司在梁平区东山林场开展林下种植甜茶试点。甜茶用途广泛,经济价值潜力大,既可以作为健康养生产品,也可以作为原材料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甜茶与林木混交种植,能够改善林分结构,充分利用营养空间,为林木丰产创造条件,同时也可以改善立地条件,改善土壤性质,提高林分与生态环境质量。

(四)开发国家储备林碳汇项目

近年来,重庆林投公司围绕集团“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林草生态集团”的战略目标,在持续扩大国家储备林建设规模的基础上,以提高森林碳汇能力为目标,通过科学扩绿、抚育经营等途径,持续巩固提升固碳增汇能力,搭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开发森林碳汇生态产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3年,该公司“重庆巫溪县和城口县森林经营碳汇项目”顺利通过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审核备案,成为重庆首个备案的国储林“碳惠通”项目,为当地探索出一条“碳汇资源—碳汇资产—碳汇资本”的新发展道路。项目总面积为7.07万h㎡,计入期为20年,预计产生总减排量48.4万tCO2e,年均2.4万tCO2e。该项目分年度、分批次持续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抚育采伐和补植补造等措施提高林地生产力,同时为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碳汇能力、提升森林生态功能提供支撑。本项目开始营林时间为2020年4月2日,主要的营林措施为补植补造和林分抚育采伐。本项目林地产权清晰,均为人工林幼龄和中龄林。土质与土壤扰动、无人为火烧活动、不移除枯死木和地表凋落物等均正确应用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且没有参与其他任何国内或国际减排机制注册,满足《重庆市“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

重庆“碳惠通”平台集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功能于一体,目前已建成企业端和个人端两大应用体系。企业通过平台注册登记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履约清缴申请、碳中和登记等,目前累计成交52宗,累计交易量343.3万t,交易金额8579.78万元,推动了重庆市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个人通过平台反映的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场景,获得碳积分兑换实物商品,个人端注册人数超过 100万。

三、成果与展望

目前, 在重庆国家储备林建设中立足改革创新,努力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制度体系和运营模式,在林地收储、森林经营、林下经济、疫病防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产业设计等环节探索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模式。集团还以数字科技和金融赋能林业产业,依托国储林资源深度布局林业碳汇开发,助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碳汇能力提升,不仅为国家木材安全提供了战略支撑,还为乡村振兴和林业产业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两山”转化提供了现实支撑,贡献了央企力量银山。今后, 国储林建设将重点打造国家储备林建设样板,加快发展绿色智能林业产业,还要积极探素“双碳”目标实践路径,做大森林碳汇增量,积极开发碳汇项目,推动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态产品价值的高质量实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1988-2022 京ICP备11016249号 北京中恒电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

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88-2022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1016249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