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深化“一带一路”建设路线图浮现

发布时间:2018-11-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截至2017年底,中央企业境外单位10791家,分布在185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资产总额超过7万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7万亿元,利润总额1064亿元。这是10月30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媒体通气会透露的信息。

据了解,国资委下一步将推动中央企业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目前已安排部署任务,要求体现互利共赢原则,做好规划,强化风控止住出血点,履行社会责任,加强项目协同。中央企业也已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规划、建设项目等。与过去基础设施占比较大不同,今后产能、能源合作将在整个布局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据了解,近五年来中央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建的对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方式不断丰富,效果不断显现。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目前中央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担了3116个项目,已开工和计划开工的基础设施项目中,中央企业承担的项目数占比达50%左右,合同额占比超过7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形势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下央企肯定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要运筹帷幄,把握原则,做好相关工作。”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称,近期以来国资委和央企采取合规的风险防控措施,对3000多个项目一一梳理,把出血点坚决止住。同时,加强集团管控,和有关部委合作,对所有海外项目努力做到全部监控。此外,做好规划,对项目本身做进一步的优化,既要能够体现互利共赢原则,形成命运共同体,还要有一定的商业模式。

招商局推广的“前港-中区-后城”(PPC)蛇口发展模式便是一种尝试。招商局集团总经理助理李亚东介绍说,招商局与吉布提共同推进了“前港-中区-后城”的综合开发。前港:合资建设的吉布提新港去年5月投产,成为东非最大、最现代化的港口;中区: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2.4平方公里起步区已建成;后城:老港区将改造为中央商务区(CBD),可服务吉布提及周边国家和地区。

中央企业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还要注意的,便是“加强项目的协同,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可以是中国的民营企业、所在国的各类企业或者国际上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翁杰明称。

对此,中国电建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王斌深有体会。目前该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重点国别中的44个国家设有173个驻外机构,项目合同1524份。“项目总体效益都不错,基本都采用混合所有制,都有当地政府或企业成分,通过现代企业制度来保护各方权益,以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为纽带打造命运的共同体。”

“走深走实的具体举措之一就是要本土化。”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楼齐良表示,截至目前,中国中车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南非、马来西亚、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建立了先进的本土化制造基地。而且,从合作模式上看,中车出口已经从简单的产品合作转变为“产品+技术+服务+资本+管理”的全要素经营模式。此外,中国中车还高度重视与国际同行和相关优势产业链的协同共享。以德国同行为例,中国中车与西门子、克诺尔、福伊特等企业均有合作。

此外,履行社会责任也至关重要,要积极开展本土化经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国家电网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辛保安表示,公司在海外运营中重点选择关系民生、经营期长,各个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的项目,着眼长远,加强管理、严控风险,项目全部实现盈利。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例如在菲律宾,公司为472所小学、29所大学的贫困学生提供资助,在多个边远地区和贫困社区免费开展医疗、技能培训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