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诱人的肉片、美味的鱼虾、鲜美的菌菇、丰盛的水果……今天的中国,寻常人家的一顿饭,都可以凑成一桌“海陆空”美食大集合。丰富多样的食物,折射了农产品供应的充足稳定,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蔬一饭,人间至味。老百姓的餐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2017年,党的十九大后首个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树立大食物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5年来,农业农村系统牢记总书记嘱托,用行动践行大食物观理念,在保障粮食供给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来源,全方位挖掘食物供给潜力,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米袋子”守得牢,“菜篮子”拎得稳,“油瓶子”“奶罐子”装得满,“肉盘子”沉甸甸,以多元优质的供给守护着人们“舌尖”上的幸福。
树立大食物观,端牢中国饭碗
小小餐桌,悄然变化。“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的食物80%是主粮,一碗米饭配一点咸菜、一点辣椒,甚至酱油拌饭就是一顿。现在日常吃一小碗饭、一大桌子菜,已是很寻常的事。”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对此有着敏锐的观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152千克降到2018年的110.0千克,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248千克降到2018年的148.5千克。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量明显减少,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显著增加。
主粮不“主”、副食不“副”,肉蛋奶、果蔬菌、水产品等正成为城乡居民餐桌上的“主旋律”。当人们的“吃饭”需求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更加丰富多元、营养健康的食物供应成为发展新要求。
树立大食物观,正是顺应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解题之道。“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要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需要挖掘更多的食物资源潜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食物和营养需求,多方位保障食物安全。”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秦源说。
当然,吃好要建立在吃饱的基础上,肉蛋奶等副食产品也都需要粮食来转化。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叠加不断升级的消费结构,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树立大食物观首先就是要夯实粮食安全基石,让人们吃得饱,而保障三大主粮生产的规模恰恰是粮食安全的底线。”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膳食结构的改善并不意味着主粮重要地位的下降,反而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粮食安全。
在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全国人大代表、村党委书记李雪平带领村民坚持守护一方良田沃土,多种粮、打好粮。“这些年,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在我们村高标准农田里共测试了300多个新品种,示范了减肥减药栽培、机械化作业等技术,我们村的水稻质量明显提升!”李雪平说,从2020年亩均670公斤到2022年突破700公斤,永丰村连年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一份力量。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产量持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袋子”装得满,为夯实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食物观的提出,进一步拓宽了粮食安全边界,为我国农业发展转型指明新方向,开辟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全新战略路径。
构建大农业观,老百姓餐桌四季常丰
中国14亿多人,每天一睁眼,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23万吨肉、9万吨禽蛋、10万吨奶。“应对如此旺盛的食物消费需求,在装满‘米袋子’的同时,‘肉盘子’‘菜篮子’‘果盘子’也要供应给力。”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黄现青说。
如此海量多样的食物,从哪里来?必须拓宽视野,树立大农业观,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我国地域辽阔,在19亿亩耕地之外,还有着33亿亩的森林、4亿公顷的草原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丰富的自然资源,正是一座巨大的食物宝库。 “我国木本油料树种资源丰富,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有150多种。油茶、油橄榄、核桃、榛子、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增产潜力大,有效丰富了食用植物油的品种与来源。”秦源建议,加大对木本粮油的扶持力度,享受与农地粮油作物生产同样的政策补助,提高农民积极性。
东南沿海,福建漳州市东山县澳角村。村民世世代代耕海牧渔,习惯了在海上讨生活。不过,这些年,全国人大代表、澳角村党委书记林华忠感受到一些不同——人们对水产品更“热爱”了。
“有时候我们人还在海上,船里捕上来的螃蟹、鱿鱼等就已经从电商渠道被订走了。”林华忠说,为留住这口“鲜味”,他动员村里所有渔船全部配备大型冰柜,确保高端渔获能第一时间速冻冷藏。 挺进“深蓝”、藏粮于海,山东烟台、辽宁大连等沿海城市纷纷打造海洋牧场,建造深海网箱、养殖平台。越来越多巨型“粮仓”现身蔚蓝海洋,中国人向大海要食物的步伐越走越坚定。
从森林到海洋,“大食物”的广度不断拓展;从作物到微生物,深度持续延伸。在河南许昌市,“世纪香”食用菌加工企业跳出金针菇、杏鲍菇等常见菌类赛道,把目光投向了营养价值更高的珍稀食用菌,培育出白灵菇、灰树花、猴头菇、灵芝等品种。
“每年我们都会拿出全年总产值的5%用作科研经费,针对现代人对食用菌的需求进行技术研发。”“世纪香”企业负责人李彦增介绍,在这些项目中,珍稀食用菌工厂化标准生产涉及到的60多项新技术,已经推广应用到了16个省市,涉及5万多个种植基地和农户,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不再只盯着有限的耕地解决吃饭问题,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我们的食物来源更广泛、种类更丰富、供给更充足。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肉禽蛋奶水产品供给充足,蔬菜水果量足价稳,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老百姓的餐桌实现四季常丰。
坚持民生优先,满足美好生活新追求
美好生活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美。树立大食物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是一条主线。沿着这条主线发力,只有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优化食物的品种结构与布局,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高端收入群体对高端牛肉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国内掀起了高品质雪花牛肉的生产热潮。顺应新的消费趋势,以秦川牛为代表的国产肉牛加入追逐行列。
在陕西宝鸡市扶风县段家镇,陕西秦川牛业有限公司致力于改良国产秦川牛“基因”,提升“雪花”生产能力。经过长时间的选优繁育,新一代优质秦川牛保持了秦川牛个体大、肉质细嫩、肉味香浓等特点,提高了出肉率,增加了脂肪沉积,肉用性能得到极大改善。
“与国外优良肉牛品种相比并不逊色。”秦川牛业董事长昝武银非常自信。屠宰测定试验显示,秦川牛业产出的牛肉都有雪花,一般能达到A3标准,更佳者能达到A4水平。
近几年来,“绿色健康”的概念越来越为消费市场青睐。“新冠疫情之下,营养健康食物更加受到居民关注。”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加启分析,“可以预判,随着共同富裕相关政策逐步落地后,未来优质、健康食物消费的增长空间巨大。”
“绿色健康”食物消费理念,深刻触动着供给一端的调整与改革。延长产业链,提高供给效率,向二产部分要附加值、要新型食品,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以果蔬加工为例,近年来,非还原果蔬汁(N加工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市场崭露头角。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廖小军介绍:“NFC果蔬汁被称为‘工业化的鲜榨汁’,简单有效的加工方式较大程度保留了果蔬的原汁原味,在食品安全上也更有保障。”
尽管NFC果蔬汁加工产业在国内起步晚,但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潜力不可低估。“从技术来讲,目前我国NFC果蔬汁加工技术初步成熟,特别是超高压杀菌技术在果蔬汁加工的成功应用,为产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廖小军说。
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面向未来,要在保障口粮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质量,让人们不仅吃得饱、吃得好,还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让中国饭碗盛满幸福。